导读:大多数河流溶解氧水质检测仪采用电化学法中的极谱法或原电池法。极谱法是在电极间施加一定的电压,使溶解氧在阴极上发生还原反应,产生与溶解氧浓度成正比的扩散电流,通过测量该电流来确定溶解氧的含量。原电池法则是基于溶解氧在电极表面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产生的电流与溶解氧浓度相关,从而实现对溶解氧的检测。 |
在水环境监测领域,河流溶解氧是衡量水质优劣的关键指标之一。它不仅直接影响着水生生物的生存和繁衍,还能反映河流的自净能力。而河流溶解氧水质检测仪的出现,为准确监测河流溶解氧含量提供了有力工具。接下来,我们就详细了解一下这类检测仪是如何进行检测与安装的。 河流溶解氧水质检测仪的检测原理 目前,大多数河流溶解氧水质检测仪采用电化学法中的极谱法或原电池法。极谱法是在电极间施加一定的电压,使溶解氧在阴极上发生还原反应,产生与溶解氧浓度成正比的扩散电流,通过测量该电流来确定溶解氧的含量。原电池法则是基于溶解氧在电极表面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产生的电流与溶解氧浓度相关,从而实现对溶解氧的检测。 部分高端的检测仪采用光学法,如荧光法。其原理是利用荧光物质与溶解氧接触时,荧光强度会发生变化,且这种变化与溶解氧浓度呈一定的函数关系。通过检测荧光强度的改变,就能精确计算出河流中的溶解氧含量。光学法具有响应速度快、无膜污染等优点。 检测步骤 1、仪器准备:在使用前,确保检测仪电量充足,若为需要电解液的电化学法检测仪,要检查电解液是否足量且无变质。同时,清洁检测探头,避免表面有杂质影响检测结果。 2、校准仪器:校准是保证检测准确性的关键步骤。按照仪器说明书的要求,使用标准溶解氧溶液进行两点校准(一般为零点校准和满量程校准)。校准过程中,要确保标准溶液的温度与实际水样温度相近,以减小温度对检测结果的影响。 3、水样检测:将校准后的检测仪探头缓慢放入河流待测水样中,注意要将探头完全浸没,但避免触碰到河底的泥沙或其他杂物。等待仪器读数稳定,一般几秒钟到几十秒钟不等,此时显示的数值即为该水样的溶解氧含量。在检测过程中,尽量保持仪器稳定,避免晃动。 4、数据记录与处理:读取并记录检测数据,若需要长期监测,可将每次检测的数据整理成表格,绘制溶解氧随时间或空间变化的曲线,以便分析河流溶解氧的变化趋势。 安装方法 1、确定安装位置:选择合适的安装位置至关重要。一般应选择水流平稳、无明显水流冲击和漩涡的区域,且要远离排污口、支流汇入处等可能影响溶解氧浓度的地点。同时,安装位置的水深要适中,便于仪器的维护和检修。 2、安装方式: 浮筒式安装:对于较浅的河流或需要经常移动检测位置的情况,可采用浮筒式安装。将检测仪固定在浮筒上,通过绳索将浮筒固定在河岸两侧或合适的固定物上。浮筒要具有足够的浮力,确保检测仪能稳定漂浮在水面上,且检测探头能浸入水中合适的深度。 支架式安装:在河流岸边或桥边等有固定支撑物的地方,可使用支架式安装。制作或购买合适的支架,将其牢固地固定在支撑物上,然后将检测仪安装在支架上,使检测探头垂直浸入水中。支架的高度要根据河流的水位变化进行调整,确保在不同水位情况下,探头都能正常检测。 水下安装:对于一些需要长期连续监测且对检测数据稳定性要求较高的场景,可采用水下安装方式。将检测仪安装在专门设计的水下安装箱内,安装箱要具备防水、抗压、防腐蚀等性能。将安装箱固定在河底合适的位置,通过电缆将检测仪与岸上的数据采集和传输设备连接起来。 无论采用哪种安装方式,安装完成后都要检查仪器的连接是否牢固,检测探头是否正常,确保仪器能稳定运行。 掌握河流溶解氧水质检测仪的检测与安装方法,对于准确监测河流溶解氧、保护河流水质具有重要意义。希望通过以上介绍,能帮助相关人员更好地使用这类仪器,为水环境监测工作提供有力支持。
本文连接:https://www.huantaiah.com/newss-3154.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