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针对在线水质溶解氧检测仪制定了多项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其中最重要的是《GB/T 11913-1989 水质 溶解氧的测定 电化学探头法》以及后续的修订版本。这些标准明确了在线溶解氧检测的技术要求和操作方法。标准规定,合格的在线溶解氧检测仪必须满足以下基本性能指标: 测量范围:0-20mg/L(可根据实际需求扩展) 基本误差:不超过±0.3mg/L(在0-8mg/L范围内)或±5%(在8-20mg/L范围内) 响应时间:不超过3分钟(达到90%最终值) 温度补偿范围:0-40℃ 稳定性:连续工作24小时漂移不超过±0.2mg/L 国家标准中规定的电化学探头法主要分为极谱式和原电池式两种类型,是目前在线溶解氧检测仪的主流技术。极谱式探头采用金或铂作为阴极,银/氯化银作为阳极,电解液通常为氯化钾溶液。探头前端覆盖一层透气膜,氧气透过薄膜在阴极发生还原反应,产生的扩散电流与水中溶解氧浓度成正比。原电池式探头则利用铅或其他金属作为阳极,银作为阴极,无需外加电压,氧气在阴极还原产生的电流信号与溶解氧含量相关。两种方法各有特点,但都必须定期维护和校准以保证准确性。 按照国家标准,在线溶解氧检测仪的使用应遵循严格的操作流程: 1、仪器安装:探头应安装在水流稳定、有代表性的位置,避免死角或气泡聚集区,确保水体充分接触探头膜表面。 2、校准程序:必须定期进行零点校准和跨度校准。零点校准通常采用无氧水(加入亚硫酸钠),跨度校准则使用空气饱和水或已知氧浓度的标准溶液。 3、日常维护:包括定期更换电解液和膜组件(通常1-3个月)、清洁探头表面、检查电缆连接等。膜表面污染会严重影响测量准确性。 4、数据记录与处理:仪器应自动记录温度补偿后的溶解氧浓度,数据存储间隔根据监测需求设定,通常不少于每小时一次。 国家标准明确要求在线溶解氧水质检测仪必须具备温度自动补偿功能,因为氧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质量合格的仪器应内置高精度温度传感器,实时修正温度影响。对于咸水或海水监测,仪器还需具备盐度补偿功能,通常通过输入水体盐度值或电导率来实现修正。在高海拔地区使用时,大气压补偿也必不可少,因为氧分压随海拔升高而降低。 虽然在线水质溶解氧检测仪具有实时性优势,但国家标准仍建议定期与实验室标准方法(如碘量法)进行比对验证,确保在线数据的可靠性。比对频率应根据水质稳定性和监测要求确定,一般不少于每季度一次。 比对时应注意: 了解并遵循国家标准方法对于保证在线水质溶解氧检测仪数据的准确可靠至关重要。无论是环保监测站、污水处理厂还是工业企业,都应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检测设备,并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操作维护,从而获得具有法律效力和科学价值的水质监测数据,为水环境保护提供有力支撑。
拓展阅读: 水质溶解氧是什么意思? 溶解氧超标危害与原因 不同水体溶解氧最佳范围是多少?
本文连接:https://www.huantaiah.com/newss-3393.html
|